失败的大学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开始流行建设大学城这种东西,以前的自己从来没有见识过,只是有所耳闻,上着自己的大学,感受着自己大学的氛围,有过抱怨有过不满,酸甜苦辣都留在那一座座的校园中,但离开她们还觉得很想念,因为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回忆。毕业之后的日子,忙忙碌碌,忙的有点盲目,忙的有点身不由己,终于我见识到了流行已久的大学城的模样,终于我见识到了在光环下的这一失败模式。我想象的大学城,是几所大学的聚集区,是学生们学习的天堂,是生活的乐园,设施齐全,氛围和谐而不失活跃,学生们忙忙碌碌,活动繁多,大家不分学校在一起沟通交流,学校之间也各自凸显优势,让曾经为了高考失利没有考上自己理想中大学的学生能从中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新途径,公共的体育设施和庞大的图书馆资源,还有各个领域的高端讲座等等,让人羡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丰富的人际资源。老师也可以在各个学校之间穿梭,相互交流,享受资源共享和共同研究的待遇。
初到大学城,似乎看到的是一个冷冰冰的郊区和一个个偌大的独立的校园,几乎没有学生,进入学生的公寓区,热闹非凡,各种街边小店和摆摊的小贩到处都是,整条街道并不宽,却到处是车。那种感觉是终于找到人类的感觉,很奇怪。面对眼花缭乱的各式小店,起初自己还有点兴奋,之后便渐渐郁闷起来。
大学城所有的大学建筑风格迥异,各有专长,各种设施齐全,但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不多。学生们都住在同一个住宿区,这里涵盖了大学城所有高校的学生,住宿区和教学区是完全分开的,并且隔着那样一条繁杂的街道,学校仅仅成为上课的地方,毫无传统大学的文化气息,每个大学城的高校成了一座座冷冰冰的建筑群,毫无生命力可言,在晚上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黑漆漆一片,偶尔发现一个骑自行车的学生都会吓一跳。学生一旦下课回到住宿区就没有了学校的感受,完全不想再下楼了,“宅”成了大学城所有学生的共同代号。
有了这样一条繁杂的小街,所有的学生不再选择食堂成为他们的吃饭地带,各种风格的小饭店遍布整条街,而那种卫生状况,让我作呕,但是这些阻挡不了学生的热情,下课后各个小店都是座无虚席,火爆异常。像我这样想去食堂找饭吃的人都是少数,这些小饭店的存在也让学校的食堂质量差之又差。这让我这种类型的人痛苦异常。大学城往往建在郊区,生活相对不是很便利,去一趟市区就得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大部分学生都懒得去,而郊区的发展及其有限,我曾经就出现过去超市买凉席,所有大小超市都没货的状况。而到了假期,整个大学城如同死城一般,寂静无比,热闹非凡的小店因为学生的离开都关门歇业,冷冷清清,连学校的食堂甚至都关掉了。如果假期呆在那里,吃饭都成了天大的难题。
物质上的缺乏让人郁闷。而大学城目前的现状似乎与其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极其有限,偶尔的一个学生活动也是除了参加者其他人一概不知,学术上的就更不用提了,虽说有二学位的学习和交流,但好像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讲座都不知道,更别说进一步的了解。而大学城的BBS冷冷清清,学生们已经无力在大学城办理网络,每到学期初都会为拉网线你争我抢,大学城的网络端口是极有限的,要想连网必须抢,各种有关于网络的东西在这里都会因为硬件条件而受限,交流沟通成了一种奢望。在一个住宿区住着的各校学生除了起哄和闹事的时候很团结之外,彼此根本没有交流。图书馆的资源更是遥不可及的共享梦想。看着几个图书馆,却没有借书的欲望,那繁琐的程序足以让你不想再走进那座建筑。
在这座城里呆了三个月,与外界的闭塞和生活的空虚,占满了所有的时间。无怪所有的任课老师不辞辛苦的赶回市区,这个地方实在不是生活的地方…… 感謝樓主 好啊,,不错、、、、 说的真有道理啊! 谢谢分享 越办越好~~~~~~~~~` 说得有道理!大学城也就出现在中国这样的国家 我想注册个会员,可没有邀请码,谁能给个?多谢 看看.. 楼主,支持! 哈哈,顶你了哦.回帖赚分哈哈 好啊,,不错、、、、 回贴赚学识,不错了 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__^*) 嘻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