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以前的东东,突然找到一篇离开长清大学城时写的一篇日记。感觉有些趣味就晒了出来。因为是当时的文字,部分观点可能并非本人现在的想法,有删节。 ——书剑飘零
8月29日 阴 有小雨
“再见,长淸。”谁在雪白的墙壁上写下这样的一句。虽然有些不道德,却突然有种被打动的感觉。终于要走了,似乎应该写点什么的。因为毕竟在这里花费了我很多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弥足珍贵的青春,写点什么总是有必要的。
终日与荒凉为伴,饱受世俗的无聊。一本教材自己读完,老师大多是一个个在讲台上胡扯滥侃的混混。只会写论文的潘老师,会放电影的张老师,课文都读不通顺的证券法老师……哦,山师,大学城。
长清大学城是领导们的大手笔,每到放假的时候我都能深切的体会到这手笔是何其的大。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司机总是在热情地招呼着学生们往拥挤的车里挤。我可以被挤得双脚离开地面而依旧毫发无损的保持着一个生命应有的正常呼吸。公交车总是开得很慢,以便拉那些依然还没车坐的同学。车越慢,城越大。
大学城每天都在建设,也好像每天都在拆迁。正如所有的黎明都很像黄昏一样。但是,我看不出,此情此景应属于大学城的黄昏还是黎明?这样的话有点像写诗,但是大学城里没有诗人,只有一个诗人,他在大学城诞生之前就已经死在了这里,他叫徐志摩。他就死在学校对面的山上。他也不想死在这里,但他生命的终点是由拉他的飞机决定的。
现代人看来,一个诗人的著名要远比他作品的出众重要的多。有些人曾对着山上的那块石碑鞠躬,他们甚至也会写上几首诗压在石碑旁。他们成就了大学城唯一的浪漫。这些人中有刘超、李磊等。我忘记了李磊有没有磕头,刘超好像只是鞠了躬。
其他的就剩下商业街了。相信多年之后的商业街一定会异常繁华。虽然现在的店铺门可罗雀。但是只要学校不走,那些店必将成为学生们无法绕开的购物场所。现在一脸菜色,愁容满面的老板们,多年之后一定是脑满肠肥,如坐春风。这大概应该叫宿命。有的人注定要从这里获得一笔不小的政绩,有的人注定要从这里鼓起腰包,有的人注定要从这里读懂社会,走向社会。
如今就要走了,依旧站在拥挤的车里,竟不再埋怨车的速度之慢。因为无论它怎样的慢,这车终要开出大学城,我的一去不回终究是让我兴奋又紧张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