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
 
- 性别
- 男
- 学校
-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
2013年6月初,我刚刚接触微信公众账号,带着尝试的心情在6月中旬开始了大学创业,一个公众账号,一支团队靠着一份热情干了起来。一个月左右,人数达到1500多。9月份开学,我们顺理成章地继续做,关注人数从2000到3000到4000到持续增长,之后,我们又注册了另两个学校的公众账号,又组建里两支团队,关注人数也是持续增长。我们开始定位做快媒体,给一些商家做广告,从寻找第一单到客户直接找我们,我们盈利了……
快媒体的生意让我们很累
坦言之,定位做快媒体,我们很累,撒网式的作战模式也让很多人渐渐消失了热情。去年下半年,公众账号上推送的内容,无非是一些校园信息和大众信息,再加上广告。在当下信息冗杂的社会中,各种信息多得让人窒息,大众化信息仅仅能在某一个时段上给人兴趣,受众群体有太多太多的信息选择权。另外,做广告也是一门学问,由于团队中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软文营销的相关知识,做出来的广告太过直接、生硬。
微营销本质上是发展粉丝——内容传播——活动营销,我们的关注量确实不少,但关注了不一定就是粉丝,我们都见证过果粉、米粉的疯狂,我们的公众账号是定位于大学城的学生,它不该仅是学生查查空教室、查查课程表的工具。我后来不断反思,公众账号上的内容实在太多,对于人脑的特质,人还是喜欢简单的东西,太多又太大众化的信息往往让人生厌。另一个问题是活动营销,在整个公众账号运营中,我们几乎没有投入精力来做活动营销,活动营销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群人,在一个小群体中不断升温,随着活动数量的增加,拥护度则会越来越高。
我们地处济南长清大学城校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商业街的商铺数量有限,换而言之,做快媒体的市场小,客户可承受的广告投入小,我们的盈利有限。我曾想过扩大市场,但是否该尖端定位为某一个行业的快媒体,还是做一个宽泛的快媒体平台。昨天在山东电子商务总裁研修班学习时,一位学员做了齐河地区的APP,他定位于宽泛的快媒体,从衣食住行到白色家电、汽车等各方面的交流平台,小辣椒手机创始人谭文胜老师当即否定了这种广撒网的模式,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迅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域性APP产生,会有专门针对酒店、针对白色家电、针对汽车的APP,这些新的APP可能更加专一,更受相应群体的喜爱。这让我很受启发,如果我们继续做快媒体,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不然很快就湮没在众多公众账号中。
好的团队管理机制是最大的优势
风险投资在投资时最看重两点——商业模式和优秀的团队,一支优秀的团队是最大的无形资产。但当团队出现问题时,往往不是团队某一个成员的问题,而应该反思管理者和管理机制是否出错。管理者是否和团队一同建立目标、构建愿景,目标的可行性有多大,什么时候实现目标,谁来监督目标的实现。我们每个周都开例会,但会上确定的事情谁来做,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谁来监督完成,完不成怎么办。因为团队的成员都是学生,都是朋友,一次次即使没做好没做完,也在一阵笑声中得过且过了。渐渐地,团队会越来越懈怠;渐渐地,团队成员形成潜意识——做与不做没什么大关系。这不是团队的错,而是管理者本身没有为团队制定好良好的机制,没有激烈的竞争机制,没有高效的执行机制,没有公正的监督机制。仅凭着一份热情和一个梦,是不可能创业成功,那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我们并没有停下,最近很多公司在寻求和我们的公众账号建立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觉悟的问题,我们没有停下,我们会持续努力……
|
|